品名:黃芪(Huánɡ Qí)
別名:綿芪、綿黃芪
來源: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(Fisch.)Bge.var.mongholicus(Bge.)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(Fisch.)Bge.的干燥根。
產地:內蒙古
采收加工: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和根頭,曬干。
性味功效:甘,微溫。補氣升陽,固表止汗,利水消腫,生津養(yǎng)血,行滯通痹,托毒排膿,斂瘡生肌。
藥材特性:本品呈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,外表皮黃白色至淡棕褐色,可見縱皺紋或縱溝。切面皮部黃白色,木部淡黃色,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,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狀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氣微,味微甜,嚼之有豆腥味。
品質要求:斜厚片(瓜子片);質綿韌,粉性足;切面“金井玉蘭”明顯;中心無枯朽、空洞;邊片、敗片不過5%;豆香氣濃,嚼之渣少,味甜。無雜質。
專業(yè)術語介紹:菊花心:指藥材橫斷面的放射狀紋理,形如開放的菊花,又稱“菊花紋”。金盞銀盤:指黃芪藥材的橫切面,其木部呈黃色,皮部呈白色恰似金玉相映。